三十三年练就“火眼金睛” ——记仪化公司劳模、分析检验中心许金林

人们常说分析检验岗位是安全生产的眼睛,在仪化,就有着这样一双明亮的“眼睛”。他就是仪化公司化分专业的“蓝领专家”许金林,自1983年进入公司,他就和试验室结上了缘,33年如一日,兢兢业业地为企业的安全运行、质量改进和技术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
技艺高超,他是名副其实的“蓝领专家”

20156月,许金林具体负责并完成的“PTA金属含量测定方法”通过行业专家审核,拟定为国家标准。

  从2012年开始启动这个课题,三年来实验、测试、分析、推导,上万组数据陪伴许金林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。他提出的用稀氨水溶解PTA替代常用的灰化法,曾被同行认为是异想天开,但他始终没有动摇。在他和同事们的艰辛努力下,一整套完整的“PTA金属含量测定方法”终于成功建立了,使对苯二甲酸中金属离子的测定从原来的5小时缩短到1小时。目前,这套方法正在申请国际ASTM标准。

    PTA生产中心二装置大修期间,许金林连夜编制出一套“有机物中的钠离子含量试验”分析方法,成功判断出碱液是否泄漏到空压机润滑油内;根据精制废水回收项目需要,他开发了废水中PX分析方法;他通过攻关,在一台色谱上将PTA工业尾气中所有有机物快捷分离检测。这些分析方法目前已全部成为仪化企标,在PTA质量改进和科研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自1995年参加PTA项目建设以来,许金林多次参与完成多项科研开发项目,完成国家发明专利1项,在行业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,是公司化分专业名副其实的“蓝领专家”。

敬业乐业,他是生产现场“信得过的人”

  “老许,又是找你的。”421日上午10点多,刚从装置框架上取样回来的许金林顾不上喝口水,就赶忙接过了同事手中的电话。一旦生产波动或者重大设备检修,找“老许”的电话总是此起彼伏。作为工区的白班班长,他肩负着PTABDO和高纤中心的关键测试任务。无论任务有多重,他总是欣然接受,从无怨言。每天经过他审核的数据有数百个,三十多年来从没有发生过差错。干部职工都亲切地夸他是生产现场的“火眼金睛”,是大家心中“信得过的人”。

20156月的一天,PTA生产中心一位副主任焦急地来找许金林:“1线产品△Y指标突发异常,需要你们立即进行分析确认。”情况紧急,许金林立即安排班组人员进行现场取样,同时开始思考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检验。

PTA产品△Y指标出现异常有很多影响因素,一旦误判,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。许金林果断决定采用平时摸索出的新方法,通过测定PTA样品另外一个指标的变化,来判断产品△Y指标偏高的真正原因。他从建立试验方法到准确出具最终数据,只用了2小时,把产品质量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。事后,他和工区技术人员对整个试验过程认真进行梳理总结,建立了一套完整的“PTA中颗粒污染物的测定方法”。该方法目前已经成为PTA质量监控的常规方法,在PTA产品质量改进和聚酯切片色值攻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精益求精,他有一双让人佩服的“巧手”

    “许师傅,我们向你取经来了。”一天,一家毛细管电泳仪制造厂家人员慕名赶到化工分检工区,找到许金林,一见面就紧紧握住他的手诚恳地说。

  原来,分检工区新进了一台阴离子测试仪:毛细管电泳仪。许金林通过钻研,在改变实验条件后,居然让这台仪器具备了做阳离子测试功能,并撰写了论文《如何用毛细管电泳仪检测钠离子》发表在国内行业期刊《合成纤维》上。制造厂家得知这个消息,专门上门向他讨教仪器功能的拓展和应用知识。

  为了使分析检验这个安全生产、质量检验的“眼睛”更明亮,许金林花费大量的业余时间和精力,孜孜不倦,求知进取。工区内所有的测试项目他都能胜任,所有的试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他都能熟练掌握,而且一些小的仪器故障,他都能准确判断并修复。工区一台原子吸收仪的变压器损坏,如果换新的不仅耗时长而且还需要花费2万多元。他找来工具,计算出变压器匝数,并自费到南京珠江路找了一家电器维修店重新绕了线圈,一台报废的变压器仅花500元就起死回生了。

刘蓉 

信息来源: 
2016-07-07